
二、选择合适的模型制作材料:材料是模型制作的基本,从实际来看,很多时候,制作者花费大量精力制作的模型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,比如制作的模型开裂了、展示模型构架无法稳固、压制的边缘出现了不规则的唇边等,除了加工技法、设备条件的问题以外,加工材料的不合理选择是常见的错误之一。通常而言,模型制作要经过塑造、翻模、成型、修整、打磨、抛光、贴膜或喷漆多个阶段,如果造型材料无法完成其中必需的步骤,就可能导致最后成型效果的偏差。制作者要做到正确地选择材料,首先应该充分挖掘材料成型的可能性,尽量做到能够预期整个加工过程。
叁、体现空间艺术感:模型制作将设计对象从二维图形转化成叁维形体,不仅要体现设计师的巧妙构思和艺术表达,还需要制作者的空间想象和意念。我们生活中消费的设计作品,比如产物、室内空间、雕塑、展示等都是以叁维空间状态而存在,可见,人们更习惯、更愿意接受空间形态。要体现出模型的空间艺术感,设计师的设计能力固然是最重要的,而了解平面形象和立体形象的相互关系和转换规律亦必不可少,这也意味着在模型制作中更强调各个面的观察、理解、想象和表达来更恰当地体现模型的空间艺术感。
四、追求细节表现和色彩、肌理:就如一个真实产物一样,一个好的模型一样需要强调细节处理。事实上,模型的细节非常繁多。一是合理的尺寸,模型制作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产物更好地为人们服务,如果一个模型的中心尺寸和功能构件失之偏颇,模型就失去了讨论人居关系的宜居,也就达不到服务于人的目的;二是合理的分模线,在模型制作中,很多制作者都忽视了分模线的问题,认为在后期结构设计中再考虑即可,但实际上,分模线对模型外观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。
为了让模型更真实,分模线的位置最好在模型制作中就能考虑好并表达出来;叁是色彩和肌理,肌理是产物外观的重要表现元素,从模型制作一开始就必须以最终的设计效果为目标进行选择,肌理和色彩很多时候是不能分开的元素,模型制作者需要抛掉个人的喜好,关注于待开发的产物本身,选择既美观又能更节省开发费用的材质。